一、秋天的第一口酒:從「厚重」到「輕盈」
每到九月,日夜溫差逐漸拉大,暑熱在午後陽光裡漸漸褪去,夜晚則添上一絲涼意。這樣的季節轉換,正是威士忌愛好者重新思考杯中風味的時刻。
與冬季厚實濃郁、雪莉桶的甜潤感不同,初秋的第一杯酒,講究的是清爽、果香與適度的煙燻氣息。它既要能與夏日尾聲相呼應,又能在入秋之際,與季節餐桌上的烤物、柑橘、炸物找到共鳴。
二、為什麼「清爽系」是初秋的關鍵字?
威士忌世界裡,清爽並不等於稀薄,而是一種 平衡感的美學:
- 酒體輕盈:以波本桶或美國橡木桶熟成為主,帶出清透果香與淡雅香草調。
- 柑橘與青蘋果香氣:常見於高地、部分日本威士忌,以及未經過多泥煤干擾的島嶼風格。
- 低煙燻、適度礦感:帶來「乾淨」、「不黏膩」的餘韻。
這樣的風格,在餐酒搭配上尤其靈活:既能解膩,又能提味,讓威士忌從單純的「獨飲」轉化為餐桌的核心角色。
三、清爽系威士忌的風格分類
- 高地經典果香派
- 格蘭傑(Glenmorangie)、格蘭利威(Glenlivet)代表。
- 帶有橙皮、杏桃、香草布丁的輕盈感。
- 日本清新草本派
- 白州(Hakushu)、響 Japanese Harmony。
- 青草、柚子皮、白花香,與日式料理合拍。
- 低泥煤的輕煙燻派
- 例如卡爾里拉(Caol Ila)未加強泥煤版本。
- 適度煙燻搭配烤物,讓風味更有層次。
- 新世界創意派
- 台灣噶瑪蘭 Solist Vinho、澳洲 Starward。
- 帶有葡萄酒桶、果乾感,適合搭配異國料理。
四、餐酒搭配專題:入秋餐桌的三大場景
1. 烤物:焦香與鹽味的舞台
入秋最應景的餐桌非烤物莫屬:鹽烤秋刀魚、串燒雞肉、醬燒牛舌。
- 搭配原則:鹽香與焦化感需要柑橘、青草與淡煙燻的酒來呼應。
- 推薦酒款:
- 白州 Distiller’s Reserve —— 青草與柚子調與秋刀魚的油脂形成完美對比。
- 卡爾里拉 Unpeated —— 帶有礦感的煙燻能延伸串燒的炭火風味。

2. 柚子:柑橘調的延伸
柚子正是中秋佳節的代表水果,其酸甜與苦白皮的獨特清香,極適合與清爽系威士忌結合。
- 搭配原則:酒款需帶有柑橘或蜂蜜調性,避免過度泥煤干擾。
- 推薦酒款:
- 響 Japanese Harmony —— 蜂蜜、白花與柚子相得益彰。
- 格蘭傑 Original 10年 —— 香草與杏桃延伸柚子的酸甜層次。

3. 鹹酥雞:台式夜市的靈魂小吃
台灣人入秋的夜晚,常少不了一份熱騰騰的鹹酥雞。
- 搭配原則:油炸食物需要果香與氣泡感來解膩。
- 飲用建議:
- 威士忌高球(Highball) —— 加入冰塊與氣泡水,與炸物形成爽快反差。
- 推薦酒款:
- 蘇格登 12年 —— 梨子與柑橘風味,平衡油炸厚感。
- 噶瑪蘭 Podium —— 熱帶水果感,搭配胡椒風味鹹酥雞特別契合。


五、專業飲用方式與文化脈絡
- 加冰 vs. Highball
初秋氣候仍偏熱,建議以 Highball 作為日常飲用方式;若是靜坐小酌,加冰能延緩酒精揮發,凸顯果香。 - 餐桌文化的融合
- 在日本,威士忌與串燒、烤魚是 izakaya 的經典組合。
- 在台灣,夜市文化與威士忌的結合正逐漸興起,高球與炸物成為潮流。
- 未來趨勢
隨著亞洲市場的成長,「餐酒搭配」已不再是葡萄酒的專利。威士忌的多層次風味,使其成為餐桌文化的新寵。品牌甚至推出「限定餐酒版」或「秋季限定裝瓶」,以呼應市場需求。
六、具體酒款推薦清單(2024–2025 初秋版)
- 白州 Distiller’s Reserve —— 初秋青草清香代表。
- 響 Japanese Harmony —— 柚子料理首選。
- 格蘭傑 Original 10年 —— 經典高球基酒,搭炸物最適合。
- 蘇格登 12年 —— 入門易得的台式夜市搭配款。
- 噶瑪蘭 Podium —— 台灣之光,展現熱帶水果魅力。
- Caol Ila Unpeated —— 帶有輕煙燻的高地風格,搭串燒佳。
七、結語:入秋第一杯,餐桌的清爽共鳴
在威士忌的世界裡,季節感往往體現在選酒與餐搭的哲學之中。初秋的第一杯酒,不該是冬夜的厚重,而是 柑橘、青草、果香與輕煙燻的交響。
無論是在居酒屋享用串燒、在家裡與家人剝柚子,還是在夜市點上一份鹹酥雞,清爽系威士忌都能讓餐桌的氣氛更加完整。
入秋,先舉杯,再入味。這才是屬於威士忌愛好者的季節儀式。